在家多有惡因緣。優婆塞戒經講錄(三6-3~6-6) 白話解釋 wiki 癸二 別以四因明大悲 『善男子!未得道時,作如是觀,是名為悲;若得道已,即名大悲。何以故?未得道時,雖作是觀,觀皆有邊,眾生亦爾;既得道已,觀及眾生皆悉無邊,是故得名為大悲也。未得道時,悲心動轉,是故名悲;既得道已,無有動轉,故名大悲。未得道時,未能救濟諸眾生故,故名為悲;既得道已,能大救濟,故名大悲。未得道時,不共慧行,是故名悲;既得道已,與慧共行,故名大悲。』 要證生空,即人我空,或生、法──人我、法我──空之智,如聲聞須陀洹果以上,或辟支佛以及初地菩薩,方謂之得道。若就廣義言,初住發菩提心之勝解行地,亦可謂得道。得道之後,法法無邊,以得生法空其智無邊故,觀眾生亦無邊,故名大悲。又生法空智,一切平等,雖與眾生種種苦相應而智不動,常常如此,故名大悲。未得道時則否,故只名悲。又從功用上講,(三6-3)以普救與否及與慧共行與否,為悲與大悲分別之標準。此以四種相顯明大悲。 (三6-3) 以是否能夠普遍救濟諸眾生?以及是否身口意三業與智慧共行? 壬三 結示修悲利益 癸一 總明修悲菩薩益 『善男子!智者修悲,雖未能斷眾生苦惱,已有無量大利益事。善男子!六波羅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。』 與眾生相親相愛而無怨對,故有無量利益。 癸二 別顯在家菩薩益 『善男子!菩薩有二種:一者、出家,二者、在家。出家修悲,是不為難,在家修悲,是乃為難。何以故?在家之人多有惡因緣故。善男子!在家之人若不修悲,則不能得優婆塞戒,若修悲已,即便獲得。善男子!出家之人,(三6-4)唯能具足五波羅蜜,不能具足檀波羅蜜,在家之人則能具足。何以故?一切時中一切施故。是故在家應先修悲,若修悲已,當知是人能具戒、忍、進、定、智慧。若修悲心,難施能施,難忍能忍,難作能作,以是義故,一切善法悲為根本。』 (三6-4) (因為小乘佛教出家人不持金銀錢財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,)只能夠具足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這五種波羅蜜, 在家之人,(三6-5)為一身、一家之計,以惡緣多故,不易修悲。但得優婆塞戒與否,必以能修悲與否為斷,即以修悲為戒體故。真能發心之在家人,多能樂善好施。出家之人,以法施為多而難行財施,在家之人,兩施俱能具足。然行施先應修悲,所謂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,故在家菩薩應注意修悲。非然者,則貪、瞋易起,而動輒作惡矣。大乘智慧,無悲則不能起,無悲之智,不過口頭上,書本上之智慧而已,離開口頭、書本則無智慧。 (三6-5) 為了維持自己本身、或是一整個家庭的生計(為了生活上的種種花費,必須從事賺錢的工作), 癸三 結成修悲廣大益 『善男子!若人能修如是悲心,(三6-6)當知是人能壞惡業如須彌山,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人所作少許善業,所獲果報如須彌山。』 悲心如火,惡業如薪,有火可燒薪盡,有悲可滅惡盡,故不久可成正覺。 (三6-6) 應當知道:此人能夠破壞滅除堆積如須彌山高廣的惡業,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|
佛教戒律學總整理:包括三皈依、五戒、八關齋戒、沙彌十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、菩薩戒,相關的受戒儀軌、戒本、戒學相關書籍資料,Word doc 文檔、pdf電子書。《以戒為師》弘律沙門 釋大寬法師 整理。
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
在家多有惡因緣。優婆塞戒經講錄(三6-3~6-6) 白話解釋 wiki - 佛教戒律學綱要 - Wiki 弘憶論壇 |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
在家多有惡因緣。優婆塞戒經講錄(三6-3~6-6) 白話解釋 wiki - 佛教戒律學綱要 - Wiki 弘憶論壇 |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